湿地——永不干涸的土地
你了解湿地吗?
在你的脑海中湿地是什么样子的?
是池水波光粼粼?还是沼泽叶草丛生?
是蛙栖荷叶下?还是鸟鸣芦苇荡?
这些都是湿地,但并不是湿地的全部。
湿地是一个神秘的百变魔盒,更是一个精彩纷呈的知识宝库。
来吧,一起来打开神秘的湿地大门······
什么是湿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湿地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类型多种多样。湿地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国家林业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摇篮。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可以说是“有为青年”。
湿地的功能湿地——“地球之肾”湿地具有去除水体中氮磷及重金属等污染物、保留营养物质、调节流量、控制洪水、补充地下水等功能,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物种基因库”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中的鸟类约占全国已知鸟类的1/3;湿地中鱼类约占全国已知鱼类的36.6%。湿地还包含许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
湿地——“生境园”湿地不仅是植物生长的理想场所,也是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等繁殖、栖息的重要场所,更是众多珍稀水禽生长的乐园。存储在湿地中的水,为维持湿地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湿地植物又为湿地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湿地孕育了多样的生物群体,也是重要的天然基因库和种子库。
湿地——“天然空调器”湿地有广阔的水面、植被和湿润土壤,通过水面、土壤的水分蒸发和植物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在增加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调节气温以及降低大气含沙量等气候调节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湿地——“净化器”湿地通过土壤、水、动植物及微生物等的综合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统计显示,每公顷湿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
湿地——“蓄水库”中国湿地储存了全国约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宝库。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池塘、河流、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他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湿地——“储碳库”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既有碳汇的功能,也有碳源的功能。全球湿地仅占陆地总面积的8.6%,却储存了陆地生态系统35%的碳。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09 ICP备案号:豫ICP备09022608号
地址:三门峡市六峰路涧河北 电话:0398-2826585 邮箱:smxhhsd@163.com